@苏州厂房检测第三方检测中心-厂房沉降观测-厂房安全检测
承接苏州全市厂房检测鉴定项目,出具检测报告。
欢迎拨打我们的24小时咨询热线:TEL-18217760939 潘经理
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应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及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厂房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以及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沉降限度内的变形属于正常现象,一旦超过了某个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必须要对建筑物进行长期持续的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速度,为建筑物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工程测量规范》
1.观测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确定本工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度中误差不大于+0.5mm,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
闭合差:≤2,L表示线路总长度;前后视距:≤50m;
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积差
2、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置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具体要求,基准点布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结合本测区实际情况,为便于沉降观测作业以及基准点间的互相校核,在周边区域共布查3个基准点,标志规格及埋设按照水准测量规范执行,点位选定后独立理设。应能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应顾及建筑结构和地质结构特点。当建筑结构或地质结构复杂时,应加密布点。对民用建筑,沉降监测点宜布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和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
4)对宽度大于或等于15m、宽度虽小于15m但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湿陷性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
5)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处;
6)框架结构及钢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
7)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
8)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9)超高层建筑或大型网架结构的每个大型结构柱监测点数不宜少于2个,且应设置在对称位置。对电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高炉等大型或高耸建筑,监测点应设在沿周边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应少于4个。对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结构设计及结构监测的要求。
3、数据处理方式
本项目中观测数据采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每个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程值。当下次进行沉降观测时,通过对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即可发现主体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每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依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平差计算处理,并计算各种变形量。建筑变形观测数据的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2)应采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3)应确保平差计算所用观测数据、起算数据准确无误。4)应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5)对特等和一等变形测量,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
4、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建筑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断。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
提交数据分析及整理成果
在观测工作结束后,对数据记录进行检查、平差计算和数据分析。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 1/20。
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 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为一观测周期等。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的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4、始终遵守“五定”原则
①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②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③观测人员要稳定;
④观测时的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
⑤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